上一页|1|
/1页

主题:地价全国性普遍下降 开发商仍失抄底积极性

发表于2012-02-23

核心提示:地方政府试图微调政策,继续下调底价。而弱市之下,企业也失去了抄底的积极性。

冷清的土地交易大厅,不复往昔的热闹,流拍、底价成交成为土地市场的主旋律,伴随而来的是地价全国性普降。

中投证券对2012年1月全国130个城市的土地成交样本分析显示,无论同比还是环比,13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大幅减少约五成。而1月130个城市平均楼面地价为827元/平方米,环比跌29%,同比跌37%。

土地市场的持续冷清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试图微调政策,继续下调底价。而弱市之下,企业也失去了抄底的积极性。

浙江省昆仑置业董事长蒋传良的想法则更具普遍性,“政策看似有所松动,但真正的机会还没有来。”

发表于2012-02-23

合肥信号

中投证券预计2012年一季度将延续土地降温的态势,待地价持续下调和楼市回暖后土地市场才有望打破此冷清格局。

“如今几乎90%的房地产企业在转型多元化,商业地产、产业地产都不在打压范围内,甚至有地方政策的支持。”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说。

安徽合肥近期就推出土地“优惠”新政,重点鼓励大型商业项目建设。在合肥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2月1日合肥政府对外宣布正式实施《关于促进存量商业用地升级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意见》、《关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发表于2012-02-23

最值得注意的,是三大新政中关于“地价优惠”的相关说明。意见第五条指出,合肥规划区内鼓励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尤其对总在5亿元以上项目,依据物业自行持有比例,给予五至七折优惠。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兴趣依然不减,很多三、四线城市都希望招引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建城市综合体,但几乎的企业都吸取了绿城的教训。据万达高层透露,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指示,万达的周转速度足够快,一座万达广场从拿地到开业在18个月左右时间,不需要大量储地增加企业风险。

在商业用地的开发上,开发商比地方政府更加强势。另据了解,温州有关部门曾找过部分开发商,准备给他们优惠价格,希望开发商拿地,但开发商均无兴趣,也无资金实力,甚至有的开发商萌生退地念头。

发表于2012-02-23

无力抄底

陈云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个城市流拍的土地很多,开发商拿地不积极,一是没钱拿地,二是对走势看不清楚,不敢拿地。实际上,现在是拿地的好时机。“房地产两到三年为一个周期。如果现在淡季拿地,经过一年半的开发时间上市后,正好赶上旺季。”陈云峰说。

但即使认识到了规律,开发商也未必敢下手。蒋传良认为,机会时刻都存在,眼下保生存还是第一位。蒋传良十分关注龙头万科的一举一动。他认为,像万科这样的企业在三四线城市大举拿地的时候,市场才真的可能回暖了。

发表于2012-02-23

海通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万科2011年储备项目累计权益建面在1147.13万平方米,略低于公司过去三年平均土地储备面积1213.49万平方米,较2010年减少48.2%。公司2011年储备项目平均地价在2577元每平方米,较2010年回落7.63%。

从项目储备的时间分布看,万科2007年之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进行土地储备,2008年开始公司二线城市土地储备力度逐年加大。目前主战场集中在二线城市,对三线城市有所取舍。

发表于2012-02-23

政府开发商都是狼狈为奸的,政府高价卖地,开发商就高价卖房,老百姓天价买房

发表于2012-02-23
高地价,造就高房价,政府也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之一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