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成交量攀升 称房价再跌可能性接近于零

发表于2012-07-04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三令五申,不会改变房价调控主基调,但排队看房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成交量也在逐渐攀升,不仅是消费者、连一些开发商都开始对楼市预期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 6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昨天出炉,达到56.7%,其中,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尤为引人关注,因为它创出了2010年12月以来的新高。
发表于2012-07-04

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创19个月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本月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8.2%,创19个月以来新高,同时房地产业的新订单指数结束近一年半的下降趋势,回升至55.7%。

蔡进:反映出房地产领域经过大半年需求的积蓄,一些刚性需求目前有所释放。

刚需为何会在此时集中释放?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解释说,全国近40个城市的楼市政策现在出现微调,这无疑提振了购房者入市信心,而利率的下调带来首套房信贷政策的松动使得购房者入市能力增加,观望情绪降低。

发表于2012-07-04

除此之外,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对豪宅入市许可条件的放松也使得很多想要改善住房条件或者手中有钱的富人们也开始心猿意马:

胡景晖:由于去年3月底国务院有一个控制房价的承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为了兑现这个承诺,很多地方政府都有意的限制了高价房或者叫豪宅的入市,由于这个承诺兑现了以后,我们看到6月份包括北京,包括很多地方都加快了发放房地产高档住宅的预售证,这样的话使得很多豪宅在过去的2个月集中进入市场。

发表于2012-07-04

担心重演2009年房价故事 恐慌性入市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乏力,因此有消息称国家要出台新经济刺激政策,很多老百姓担心这一政策会重演2009年时的房价故事,所以开始“恐慌性”入市:

胡景晖:尽管政府一再强调,各部委一再强调房地产宏观调控不放松,但是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让很多人联想到了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4万亿,当时政府由限制买房转为鼓励买房,使得房价在2009年9月份刷新了历史最高点,那么很多人担心宏观调控政策会放松,房价会反弹,所以近期也有一大批恐慌性的购房入市。

正是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不仅影响了购房者,对开发商拿地和开工的积极性也有提振作用,整体6月市场都有明显的复苏,市场再现量价双涨。换句话说,对开发商而言,楼市寒冬终于融化在了今夏的骄阳中,乐观情绪开始出现。

发表于2012-07-04

未来房价再跌可能性接近于零

张大伟表示,政策仍存在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下半年再现数次降息、下调存准的可能性依然大,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而从成交量来说,从3月起就比较乐观,是5-6月的主要城市全面复苏,对价格的支撑作用也已经体现,因此,未来房价再跌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张大伟:整体市场就是有复苏的迹象,而且从这几个月的成交量来看应该会继续延续,量价有可能会继续上涨,但是大部分开发商目前还处于一个去库存的状态,所以上涨的幅度应该不会太大。而且调控的力度应该说限购和限贷这两个大的原则还在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的话,应该是量价会涨,但是应该还是可控的,或者是幅度不会太大的上涨。

发表于2012-07-04

下半年市场成交量或超过上半年

张大伟预计,整体下半年的市场成交量将会超过上半年,在调控微松的影响下,恐慌性入市量是可以支持目前的成交量继续放大20%左右,但恢复09-10年高量的可能性不存在。不过,在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看来,近期房地产业数据的升温只是阶段性结果,这并不意味着房价已经触底反弹,也不代表下半年的市场状况就趋向乐观:

胡景晖:如果市场是靠首次置业的婚房来支撑市场,时间不会超过半年,历史有过很多次这样的数据显示;第二,真正能买得起千万元豪宅的需求还是十分有限,这个5、6月释放后,下半年估计量也不会太大;第三就是恐慌性购房,只要坚持限购、限贷政策,那么随着时间的拉长、格局的清晰,这种恐慌性需求也很难成为长期维系市场的因素。

发表于2012-07-05
虽然是废话,但是这句话还是正确的
发表于2012-07-12
这个白痴也知道

发表于2012-07-19
只希望房价不要再涨了
上一页|1|
/1页